一
“苏门四学士”之中,苏轼最喜欢秦观,也以秦观的命运最为坎坷,秦观二十九岁才赴京赶考,却两次落榜,直到三十六岁时才榜上有名,官做得不大,却一贬再贬。
秦观为自己取字“少游”,是因为仰慕汉代学者马援之弟马少游,马少游和其兄马援热衷进取不同,他生性淡泊,知足求安。
但秦观真的能做到马少游那样“胸无大志”吗?在事业上,自从他跟定了苏轼,他的命运就开始随着苏轼起伏,在激烈的党争中,他与苏轼“同升而并黜”,当然是“升”的时候少,“黜”的时候多。所以他羡慕马少游的与世无争,只是无奈而已,不是他不想奋发,而是官场不给他机会。
而在爱情上,秦观就更做不到“知足求安”了,他是一个重情博爱但不滥情的悲情浪子。
在叙说秦观的情史之前,先老生常谈地为他评个反,就是他与苏小妹的婚事,传说中才子与才女如何风情万种地斗智过招,比如苏小妹“三难新郎”之类,根本是后人附会,不过是一种民间智慧的体现罢了。
苏洵在祭文中说,他生子六人,只有苏轼和苏辙“仅存不亡”,欧阳修也在《苏明允志》中透露苏轼排行老五,还有弟弟苏辙,他们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皆早夭。而苏轼比秦观大十四岁,要想让苏轼的姐姐“苏大姐”与秦观发生绯闻,基本比较困难。
秦观的正妻叫徐文美,这是他自己在为岳父写的文章里交待的。他的岳父是高邮一位姓徐的富商,因为有点钱,捐了一个主簿的官当,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叫徐文美c徐文英c徐文柔。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一文末尾说:“徐君女三人,尝叹曰:子当读书,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
对于其妻就是点了一下名字而已,除此之外,在秦观的诗文中再无丁点提及,徐文美大概不是秦观所钟情的女子,两人感情如白开水一样寡淡,至少,从秦观这方面来说,明显是是缺乏激情。
再看苏轼,苏轼与其第一任妻子王弗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可谓伉俪情深鱼水欢谐。苏轼看书,她在一旁陪伴,苏轼看书遇到遗忘的地方,她倒是能够记起,所以她死后,苏轼亲手在她的坟头植了三万株松苗,十年后,忆起她“小轩窗,正梳妆”的模样,顿觉凄凉断肠。与苏轼对比来看,秦观对其妻徐文美的感情就淡薄多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提及,在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少游第二次落第,闲居在家,他写一篇《蚕书》,序文中提到他的妻子善于养蚕,里面有“予闲居,妇善蚕,从妇论蚕,作《蚕书》”这样的句子,可见秦观未做官之前,徐文美是高邮的“养蚕专业户”。
而在《田居四首》中,秦观写自己,早晨鸡刚叫就起床出门做农活,并且嘱咐妻子徐文美,准备好午饭,让儿子将门掩好,所谓“戒妇预为黍,呼儿随掩门”。
有人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有大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而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一个感情细腻且愿意付出情感的词人,情撒四方野花,惟独忽略了那朵寂寞的“家花”,无怪夫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里说秦观的诗是“公然走私的爱情”。“公然走私”,一是坦然地藐视舆论,一是坦然地藐视妻子,我就要搞婚外恋,你们把我怎么样?
作为家庭主妇的徐文美非常勤劳,秦观长年在外治学做官,家中的负担全落在她的身上,其父家境不错,她有可能识字,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和机会,看丈夫写的那些词,如果看了,会不会愤恨地抱怨,心理失衡呢?
写我的一首都没有,却为狐狸精们写了那么多!换了今天任何一个女子,都会这么想。
当然,这也怪不得秦观,不是他喜欢“走私”爱情,而是当时的社会为他的“走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