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五章 南越巨变(第1/2页)  建文野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朝堂上下来,本已经到了朱允炆用午膳的时间。朱允炆很反感前世皇帝那一套华而不实的传膳制度,午饭吃的极其简单。但饭吃到一半,却接到了传令的紧急奏报。通常来说,上达天听的奏章先要上呈司礼监,再由司礼监承报天子。司礼太监每日申时奉上奏折,断然没有在天子午饭时进行打扰的道理。除非,这奏折内容真的十分紧急。

    显然,现在这一封奏折就十分紧急。按礼制,奏折应由专门的师爷工整誊写,封皮署明上奏的官员职位。但这封奏折的封面只写着“臣赵文栋谨奏,万急。”,不仅没有官职,字迹也十分潦草,朱允炆眉头一紧:“这个赵文栋,怎么把草稿奏上来了。”不过,看了奏折内容,朱允炆就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了。

    “臣南宁知府赵文栋万死禀奏陛下,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初二,南越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胡贼季犛欲行篡逆事,竟强迫南越国王陈日焜迁都清化。南越王密遣使节求救于臣下。臣下私以为南越国王忠于大明,每年对我大明均有供奉,进贡颇丰。加之胡贼猖乱,而臣去天听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是以未及禀明陛下,匆忙领所部三卫兵马入南越国助陈日焜剿灭胡贼。臣未料到胡贼猖獗竟至于斯,竟敢半路截杀臣所率天兵。臣所领兵将仓促之间,被胡贼兵马尽数打散。战死三千又余,余兵尽皆溃散。有此大败,皆臣一人擅专之过。臣侥幸逃回南宁府,得知胡贼竟废南越国王而自立。自称甚么辅政该教皇帝,国号大虞,年号圣元。臣自知再无颜为官,今臣自裁后,伏乞陛下不要降罪于带兵官吏。

    南越胡季犛篡位,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明初对外关系的一件大事。大明朝旗帜鲜明地宣布胡季犛为篡逆的反贼,支持陈氏子孙复辟为南越的国王,为此还发生了著名的明虞战争。作为宗主的明国对于这个每年入贡,向大明称臣的陈氏王朝给予帮助,是这个时代明国人,上至天子,下至知府各级官吏理所当然的选择。不过,穿越者朱允炆有他自己的想法。

    用过午膳,朱允炆就秘密传召黄子澄c齐泰c石永年入宫议事。向诸臣传遍了赵文栋的万急奏章,朱允炆就问道:“此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黄子澄道:“禀陛下,臣以为,胡氏作乱,赵文栋大人的处置虽然冒失,但只有统兵不当之罪,没有擅专之罪。怀柔小邦,是先皇定下的国策。赵大人以策行事,并没有什么过错。只不过统兵经验不足,对南越实际情况掌握也有限,以至于折损了兵马。”

    齐泰也道:“禀陛下,臣认为黄大人所言有理。平心而论,若是臣下当时身为南宁知府,南越王告急,上奏朝廷一来一往需耗费数月,臣也会领兵助陈氏平叛。但臣有自信,天兵所在,必将胡贼剿灭,断然不会有此大败。”

    “依两位爱卿所见,赵文栋没有擅专之罪,那么统兵失当之罪,又该怎么算?”

    黄子澄道:“禀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赵文栋一介文官,原不懂得许多兵法。只是事出突然,不得已领兵出征而已。如今虽然遭遇大败,但赵文栋已经自裁谢罪,臣以为”见朱允炆神色无异,又接下去续道:“臣以为,陛下此时如再治赵大人兵败之罪,恐怕令天下将领寒心。依臣愚见,陛下若是不治赵大人的罪,反而表彰赵大人捐躯为国的行为。倒是可以激励天下官吏士卒,为国尽忠。”

    齐泰却道:“此议微臣以为不妥。赵文栋毕竟兵败,使我朝廷三卫尽数折损。倘若再行表彰,岂不让军中儿郎们寒心。难道哪位将军折损的兵马多,哪位将军便受朝廷表彰?”

    朱允炆望向一直没有说话的石永年,道:“今日你三人是奉密诏议事,既无史官笔录,也不必拘礼。石永年,你有什么想法?”

    石永年虽然是天子的保安队长,但毕竟不是正式官职,也没有品级。在黄子澄c齐泰这样的国家重臣面前,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