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笫54章 我的家乡与水泊梁山(中)(第1/2页)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章我的家乡与水泊梁山(中)

    当时,梁山泊的生态环境十分和谐,岸边有垂杨绿柳,湖上有鸥鹭翔集,荷花满望,渔歌唱和。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途经此地,恍然有置身江南之感,禁不住在《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之一)中写道: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梁山泊的广阔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邵博《闻见后录》载:“王荆公好言利。有小人谄曰:‘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其利大矣。’荆公喜甚,徐曰:‘策固善,决水何地可容?’刘贡公在坐中,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则可容矣。’荆公笑而后止。”别以为这是反变法派编造的政治笑话,苏辙在另一首《梁山泊》诗中自注:“时议者将于此泊以种菽麦。”可见,北宋的改革家们确实在怎样利用梁山泊的问题上做过文章。徽宗政和年间,朝廷成立了一个掌管公田的机构,名曰“西城括田所”。括田所以清理公田为名,把民间地契不全的c地契与实地方位或面积有异的,以及当权者想要的良田美地,一律指为公田。然后抑勒百姓承佃,强征公田钱。“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前后所括,共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当然,梁山泊也在劫难逃。

    《宋史·杨戬传》载:“梁山泺(泊)绵亘数百里,济c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杨戬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立租算船纳直,犯者盗执之”。根据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c采藕c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自此之后,水泊梁山开始不得安宁。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108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

    梁山泊原本是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黄河多次决口泛滥,使它与四周的许多小湖泊汇成一片,到北宋末年便形成横八百里水域的大湖泊,湖中港汊交错,芦苇纵横八百里域的大湖泊,并有许多天然小岛,地势险要复杂。当时许多破产农民c渔民以及一些被政府通缉追捕的逃犯遂藏匿于此,成群结伙,靠进行一些“非法”活动营生。有若干股势力日益增大,人数愈聚愈多,到北宋末年更掀起了多次反抗官府c盘剥与压迫的武装斗争和农民起义。宋江起义军就是其中的一股。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设置“西城括田所”,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c采藕c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史书记载,宋江起义军中有三十六个主要头领。他们是宋江c晁盖c吴用c卢俊义c关胜c史进c柴进c阮小二c阮小五c阮小七c刘唐c张青c燕青等人。

    与梁山为邻的黄河屡次决溃造就了梁山水泊;最后又因黄河堤坝屡次决溃的淤泥浊水将梁山水泊淤积为陆地。水汇山麓围成泽的辽阔水面为梁山聚事阻隔官兵围剿提供了天然屏障。

    《水浒传》就是在这种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成书的。

    《水浒传》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c四处征战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c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