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寒假(第1/4页)  两个女人和她们的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终于到了。寒假到了,春节还会远吗?张凌歌坐在高铁上,两只手下意识地打着结,心思却早就飞到深海家里的饭桌上了。

    冯晨夏却没有和张凌歌一起回深海。

    春节过后,就是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而在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会提出各种“议案”。今天,一位山城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中都出差,冯晨夏准备去拜访这位女性人大代表。

    该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在促进反家暴入法和废除“嫖宿幼女罪”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今天,冯晨夏想和她聊聊能否推进“男女同休强制性育儿假”入法。另外,虽然华夏在法律上对女性未婚生育并不存在歧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孩子上户口什么的,依然需要面对很多障碍。

    这位人大代表非常忙,只给了冯晨夏不到二十分钟,好在冯晨夏事先准备了一份文件,并附了一张简洁的提纲,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列上。

    结束会面时,冯晨夏问人大代表,能否提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按性别实际比例分配代表比例》的提案,这位人大代表说,按照现有选举法,这样的提案根本不可能通过。

    冯晨夏并没有气馁。随后,她又找了几个中都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直辖市的省(市)人大代表。在回深海前,她还打算去拜访一下省城那个提出“男女同休强制性育儿假”议案的人大代表。

    一进家门,张凌歌就看到客厅里立着一副真人大小的骨架,准确地说,是一副170厘米高、带有神经、血管和韧带的人体骨架模型。

    “妈妈,我真的太爱你了!”张凌歌激动地大叫。

    张全张开双臂,等着丫头扑到自己怀里,却见张凌歌绕过她,跑过去把骨架虚环在怀里——这么好的骨架,应该不便宜吧?可别抱坏了。

    “当然不便宜,5000多块呢。”看到女儿弃自己而去,选择了骨架,张全心里有点吃味儿,“但再贵也不过是个玩意儿,你怎么能因为这个东西就不要你妈呢?”

    “妈咪还是要的。”张凌歌嗲声嗲气地说着,然后转身扑向张全。

    张全开心地拍怕女儿的背,说还有一个惊喜给凌歌,“我找鹿阿姨的女儿,就是你玲姐姐,要了亚米国医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这些资料前几天才收到,光快递费就比你的那个骨架贵多了。”她指了指凌歌的房间说,“东西都在你房间里,好几个箱子呢。你还记得吧,你玲姐姐在亚米国上医学院,过几个月就毕业,她已经面试了十几家医院的住院医工作,应该会在亚米国东北部做心内科住院医吧。”

    张凌歌走进自己的房间,看到里面放着4个大纸箱子。她撕开一个箱子的封带,发现里面不仅有临床医学课本,有讲义,还有玲姐姐自己写的学习笔记。当然,这些东西全部是英文的。

    太好了,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亚米国医学院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顺便学习医学英语,对自己通过STEP 1和STEP 2考试很有帮助。

    “记得加玲姐姐的微信啊,”看着兴高采烈的凌歌,张全也很开心,“她说有什么问题就直接在微信里问,反正她要毕业了,只剩下一门课要上,可以给你辅导一下。”

    一连数日泡在医学资料里的张凌歌,发现亚米国医学院的教学方法和华夏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病例多。

    “当然啦。我们在医学院的前两年,要学好几万个case呢。”玲姐姐回复了张凌歌的微信,“通过这些case,我们知道病人不会‘按教科书去生病’。大部分病人,患有多种疾病,因此在治疗时,要考虑到对某一种疾病有特效的药物,很可能会导致另一种疾病恶化。”

    通过病例教学,而不是通过概念和知识点、典型症状教学,大概是两国临床医学教学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