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8 章(第1/6页)  女商(大清药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这个人吗?”

    大股东去而复返, 毛掌柜半边脑仁疼,忍不住拿了桌上的鼻烟壶,闭着眼睛猛吸一口, 让辛辣的薄荷香气醒醒脑子。

    人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林姑娘打哪儿来的几千两银子他不知道, 只知道她现在一句话出口,就能让他毛掌柜彻底失业。

    他接过林玉婵手里的纸, 又忍不住一笑,表情转换太快, 那笑容中带着苦, 他又揉揉太阳穴。

    她完全不懂绘画,寥寥几道简笔, 画了个大饼似的男人脸, 戴一副眼镜。镜片和脸蛋上满是油光。

    “对对,”毛掌柜立刻说, “那个王掌柜就生这副模样,比姑娘画得瘦些……对对,三句话不离风水,也真可笑……”

    按毛掌柜交代, 德丰行是三个月前出现在上海的。那时林玉婵正为着容闳的案子忙得团团转, 完全没注意到这条市场动向。

    林玉婵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德丰行还没死透?

    巨型外贸商行没那么容易掐死。德丰行只是被罚款出血五十万, 卖点产业家当就能补回。齐家还有钱庄, 这亏空不至于把他们一拳打死。

    苏敏官家以前的兴瑞行, 当年遭遇的危机比德丰行严重得多。入不敷出、苟延残喘了好几年,这才慢慢败掉的。

    德丰行在广州混不下去,做出搬迁决定,也在情理之中。

    广州外贸萎缩得厉害, 不少大商行都来上海开分号,或者举家迁移,不是稀罕事。

    洋商懒得了解中国国情,收购茶叶时主要靠买办;而买办注重效率,挑选供货商时,主要看资历。

    大清开埠后,俄商从上海收购茶叶,水路运到天津,然后转陆路,运到中俄口岸恰克图,再横穿亚欧大陆,送至西部大城市。

    这是一条很受欢迎的茶叶贸易路线。路途十分遥远,因此对茶叶新鲜度的要求也不高——反正路上要放很久。

    所以俄国专供茶叶,选材上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包装一定要严密,里三层外三层,决不能被西伯利亚的雪给浸透了。

    有这两样二线产品,足够弥补博雅精制茶上缺失的利润。

    不过林玉婵不敢常临徐汇茶号,只是派赵怀生惯常监督一下,工作效率不免打折扣。新的茶叶生产线尚未带来财源滚滚。

    不过,起码不亏钱。

    *

    至于博雅俄国专供的包装,林玉婵请来西方列强中的叛徒——海关的维克多·列文先生,设计法语彩绘茶叶罐,撰写法语广告词——此时欧洲法语是通行语言,俄国上流社会以讲法语为荣。乡下大老粗才讲俄语。

    半天工费十两银子。

    “是这个人吗?”

    大股东去而复返,毛掌柜半边脑仁疼,忍不住拿了桌上的鼻烟壶,闭着眼睛猛吸一口,让辛辣的薄荷香气醒醒脑子。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林姑娘打哪儿来的几千两银子他不知道,只知道她现在一句话出口,就能让他毛掌柜彻底失业。

    他接过林玉婵手里的纸,又忍不住一笑,表情转换太快,那笑容中带着苦,他又揉揉太阳穴。

    她完全不懂绘画,寥寥几道简笔,画了个大饼似的男人脸,戴一副眼镜。镜片和脸蛋上满是油光。

    “对对,”毛掌柜立刻说,“那个王掌柜就生这副模样,比姑娘画得瘦些……对对,三句话不离风水,也真可笑……”

    广州外贸萎缩得厉害,不少大商行都来上海开分号,或者举家迁移,不是稀罕事。

    洋商懒得了解中国国情,收购茶叶时主要靠买办;而买办注重效率,挑选供货商时,主要看资历。

    像博雅这样剑走偏锋、直接走高端渠道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茶商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