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推恩(第1/3页)  六朝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彻交代完一切,重新回到座位。    一甩宽大的龙袍,一屁股坐了下去。    布置了这么多任务,觉得口干舌燥。    右手端起黑色浮龙雕纹的酒樽。    左手在前,用衣袖阻挡在正前方,再次抿了一口水。    嘴唇浸湿,喉咙在清凉开水的浸泡下,变的柔软。    睫毛颤抖,呼了一口气。    刘彻俯视下方的臣子,声音清朗,道:“诸卿,倘若无事,就先入席吧。”    得到首肯,出列的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    而卫青则捧着笏板走到角落,跪坐在春陀刚刚准备好的丝席上。    “陛下,臣有问题!”汲黯站在原地,拱手一拜,高呼。    “爱卿请讲。”刘彻笑着点点头。    父亲留下来的老旧臣子中,他欣赏的人并不多,汲黯算得上一个。    整个朝堂,在田蚡的压力下,只有汲黯这一个人敢于直谏。    “陛下,臣想询问,这次工程,是否全部由长安出钱?若是,那功成之后,所得土地之税收,又该归谁所有?”    汲黯仰着头,那长满皱纹的苍老面庞,与刘彻面对面。    眸子中的精毅光芒,闪烁不停,雄厚的声音,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拱手,言语阵阵:    “山阴之地,隶属江都,而江都,乃昔日吴王刘濞统治之地,其盐、渔之业,冠绝诸侯,因而江都之王富甲大汉。”    “七国之乱结束二十余载,江都之地,也经营了十数载。其积累的财富,恐怕,不亚于长安。”    “陛下,若此项工程由长安出钱,那,山阴、会稽之地的税收,是否应该收归……”    “住口!”    刘彻尚未表态。    坐在武将之首的韩安国先脸色惊变,恐慌填满了皱纹沟壑,直接打断了最后几个字。    他双手按着案几,猛地站起来。    用苍老枯槁的大手,指着汲黯,面红耳赤,愤怒呵斥,“汲黯,说话之前,要先过过脑子!汝可知,刚才的言论,传出去的后果?”    汲黯不卑不亢,面无惧色,淡淡地说道:“御史大夫切莫激动,吾就事论事而已。”    “就事论事?”韩安国轻蔑笑了,噘着嘴,“你可知,刚才那句话,完全可以让你死在这大殿之上!”    汲黯哈哈一笑,“韩长孺,你怕了?”【字长孺。】    “对,我怕了。”    韩安国皱着眉,双手死死地捏着自己的衣角。    宽松的衣边,被他捏得皱巴巴的。    “吾知道汝想说什么!汝可知那样的后果?周亚夫已死,若是诸侯王再次暴动,何人可为将?”    韩安国咬着嘴唇,在众目睽睽之下,竟身体疯狂颤抖。    在场虽然有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之人,但,真正上了战场的,只有他一个!    剩下的,都在边境呢!    若是北部边境其他将领都在,他们也绝对会支持自己的做法。    七国之乱的惨烈程度,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    当年他和梁王几乎拼尽了梁国底蕴,才堪堪争取了几个月的时间。    韩安国那双浑浊的眼眸,扫视全场文武重臣,冷声警告。    “吾知晓在座诸公,有与诸侯王交好之人,长安的风吹草动,经常与诸侯王汇报。”    “吾不管之前如何,鄙人只恳求,刚才汲黯之言,在座全当没有听到。长安,曾未打算借修建水利,收回诸侯王的经济大权!今日不会,日后,也不会!”    韩安国闭上眼睛,把充满血丝的双眸藏了起来。    只是屏住呼吸,一字一顿,“国内,不能再爆发战争了。”    他作为参与了七国之乱的将领,很明白当时的情况。    七国之乱,看似是长安赢了。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妥协的结果罢了。    长安放弃经济,诸侯王放弃军事、官吏任免权等。    二者握手言和。    若是长安真的赢了,何必还设置诸侯?    全部设成郡县多好?    天下财富税收,尽归中央,它不香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