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失败(第1/3页)  六朝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阳春正月,草与水同色。    随着寒冬的逝去,初春的到来,大汉所辖之地,天气回暖,万物复苏。    吴越之地的阴雨,绵绵潇潇,似烟似雾,朦朦胧胧,给江南这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地区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面纱。    毛毛细雨淅淅沥沥地落在烟雨濛濛、清澈见底的河里,河中游鱼兴奋的来回摆尾游动,击打出一连串的涟漪。    清新的空气与湿润的泥土气味夹杂在一起,让人忍不住贪婪地吮吸几口。    娇柔清秀的江南女子撑着簦,踩着长满了青苔的石砖,脚点积水,在雨中轻快的漫步。    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在奴仆地簇拥下,头顶青色的罗伞,与贴身侍女,在雨中嬉戏。    还有不少的农民穿着蓑衣,奋力地在农田中铲着杂草。    没有战争,没有瘟疫,没有压迫。    一切都是那么地安宁祥和,明亮清新。    与这里相反,在几千里之外的西域,却又是另一番景色。    ————    黄沙飞舞,北风呼啸。    滚滚黄沙冲天而起,在这杳无人烟的地方肆虐。    极目望去,尽是一片苍莽浑厚的黄,金色的海洋,让人心生疲倦。    小型龙卷风将沙子吹上几百米高的天空,随后又无情地将它们抛弃,任由它们从几百米的高空坠落。    强劲的冷风穿过周围山脉的缺口,直达西域。    冷风拂在沙丘上,沙子宛如黄蟒,在沙海中穿梭。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庄严,沉重,总给人一种绝望的心情。    在昏天黑地的风沙之中,有一队人马,神情扭曲,用胳膊抵着黄沙,咬着牙,艰难的前进。    他们的鞋子已经破烂不堪,大大小小的血茧布满了脚心。    张骞牵着马,看了看衣衫破烂的随从们,安慰道:“大家加把劲!没有力气的相互搀扶一下,尽量减少人员的损失!”    虽然逃离当天,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物,水源,但是踏入这漫漫黄沙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意外。    迷路…    减员…    疾病…    都是他们前进途中的障碍。    支撑他与随从们坚持下去的信念,只有那一根短短的汉节。    汉节所向之处,便是信念汇聚之地。    ……    在强烈风沙地干扰下,三个时辰之后,他们终于走出了匈奴的范围,踏上了车师的土地。    张骞把马交给随从后,坐在一块大石头上。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朗声问道:“立刻清点人数!队伍中还有多少人?”    不一会儿,堂邑父便含泪汇报:“启禀张公,队伍又折损五人!剩余人员八十七名!”    张骞痛惜地呼出一口浊气,望着湛蓝的天空,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    又有折损。    照这样下去,他们能够出使成功,返回长安吗?    之前的旅途是最容易的。    只需要提防敌人,不需要与天抗争。    如今走出匈奴之地,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匈奴追兵,还有那变化无常的天!    据说,西部有一块区域,是漫无边际的黄沙……    路途绝境。    如今的场景,多么像十年前!    那一次,自己率领几百人从长安出发,还没有穿过西域,就被匈奴人发现了。    几百人,在挥兵戈反抗之中,阵亡大半。    剩余人员,被押送至龙城,听候单于的处置。    如今面临天的考验,匈奴的追捕,该如何是好?    张骞面色凝重,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将汉节重新塞回怀中,对队伍重新下达命令。    “好了,继续赶路吧。天黑之前,争取找到一个车师人的部落。”    “张,张公!”    张骞眉头一皱,扭头询问,道:“怎么了?”    出声的随从浑身发抖,指着远处那一堆正在快速移动的黑点,声音颤抖地说道:“快看那里!那一群黑点!”    张骞循着手指指着的方向眺望。    “嘎达!”    “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